淬火槽的基本結構 |
時間: 2013-05-11 |
淬火槽的基本結構
淬火槽的基本結構通常由槽體、介質(zhì)供入和排出管、溢流槽、加熱裝置、冷卻裝置、機械攪拌裝置等組成。
1、淬火槽體
![]() 2、淬火介質(zhì)的加熱裝置
1)、利用燃料在淬槽火外加熱。適用尺寸較小淬火槽
2)、向淬火用水或水溶液中通入蒸汽加熱。缺點會改變水溶液的濃度。
3)、將熾熱金屬塊投入淬火槽中加熱。不易控溫,只可偶爾用于小批生產(chǎn)。
4)、在淬火槽中安裝管狀電熱元件。用的最多。
3、淬火介質(zhì)的冷卻裝置
1)、自然冷卻 效果不好。
2)、攪拌冷卻 冷卻效果比自然冷卻好。主要其攪動作用,提高其冷卻能力
3)、吹送壓縮空氣 冷卻效果比攪拌冷卻大,并有較大的攪動作用。但可能形成氣泡,使工件表面氧化和產(chǎn)生軟點。
4)、采用冷卻水套或蛇形管冷卻 冷卻效果較好,適用于小型淬火槽
5)、置換冷卻 冷卻效果最好,常用于連續(xù)生產(chǎn)和成批生產(chǎn)。
為使工件的局部或孔洞部位冷卻,可采用引導淬火介質(zhì)流過或噴射到工件淬火部位的淬火裝置。
|
上一篇: 熱處理的作用 下一篇: 圓鋼理論重量計算表 |